1.谷贱伤农”,准确地说,是指( )
A.粮食供给的减少引起农民收入下降
B.粮食供给的减少引起粮价下降
C.粮食供给的增加引起农民收入下降
D.粮食供给的增加引起粮价下降
2.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目前仍实行分业监管体制,这是因为( )(多选)
A.实行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
B.实行混业经营体制
C.实行分业经营体制
D.金融发展水平不高
E.金融监管能力不足
3.国际收支失衡是指( )。
A.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贷方余额不等
B.资本流出与流入不等
C.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总和出现差额
D.商品劳务的出口与进口不等
4.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10%。需求量变动20%。则它的弹性系数为( )
A.10%
B.30%
C.1/2
D.2
5.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9元下降到8元。需求量从50增加到60。则该商品的需求( )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单位弹性
D.无限弹性
1. C解析:“谷贱伤农”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经济学现象: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却反而减少了,这在我国民间被形象的概括为“谷贱伤民”。
2. CDE解析: 分业监管体制是对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分别设立不同的专门机构进行监管。当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仍然实行分业监管体制,主要原因是:①行分业经营体制②金融发展水平不高③金融监管能力不足
3. C解析:国际收支失衡是指一国经常账户、金融与资本账户的余额出现问题,即对外经济出现了需要调整的情况。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经济影响。
4. D
5. B解析:根据题意,价格下降11%(从9元下降到8元),需求量增加了20%(从50增加到60)。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由此判断该种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也可以先计算出该种商品的弹性系数,再根据弹性系数的大小作出判断
2021年四川农信社招录信息欢迎关注四川农信社考试频道,或关注四川中公教育微信号(scoffcn),及时掌握公考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